1 发展之路
1987年,北京大学的钱天白教授向德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。
1994年3月,中国终于获准加入互联网,并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国联网工作。
1995年5月,张树新创立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————瀛海威,中国的普通百姓开始进入互联网络。至此之后,中国真正踏上了互联网征程。
2000年4-7月,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、新浪、网易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。将中国互联网行业推向了一个高峰,紧跟着欧美互联网泡沫的消失,将刚刚升到当时顶峰的中国互联网重重的摔了下来。这个寒冬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。2003年,一场非典肆虐大陆,同时给互联网行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。第二年,空中网、灵通网和TOM 等相继在境外上市,但TOM在香港创业板一经上市便破发,此后股价一直在发行价以下徘徊,门户网络的IPO已经很难引起投资人的兴趣。
2007年后,中国互联网公司出现了第三轮上市热潮。完美时空、巨人网络、阿里巴巴等企业纷纷在美国中国香港挂牌。2007年最后一个季度,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已经从第一波的10亿美元上升至近700亿美元。
2010年,海外资本市场又迎来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上市潮。仅第四季度,就有麦考林、易车网、优酷网、当当网、斯凯网络等五家互联网企业在美上市,优酷网在其上市首日的开盘价为27美元,收盘价报于34.44美元,较12.8美元的发行价相比,上涨幅度超过了161.25%,涨幅创下了美国IPO市场五年以来的最高纪录。
几乎不难看出,每隔3-4年,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就会达到一个巅峰,而这仅仅是公司上市,真正代表中国互联网发展之路的,是不同时期所涌现出来的不同热点。
2 下一个热点在哪里
互联网真正迈入老百姓的生活当中还是90年代末期,当时的“游戏机厅”已经开始走向下坡路,一大原因就是“网吧”的兴起,人们也逐渐开始到电脑中寻找生活,玩游戏、上网冲浪越来越多的占据了年轻人的业余时间。那时候,国内互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,众多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。此时的互联网主要以信息获取为目的。
直到2002年,“博客”一次开始频频出现于中国互联网业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,以博客、论坛为代表的web2.0时代终于来临,此时的互联网更加注重互动性,更加关注“人的需求”,直到现在,博客、论坛依然长盛不衰。
SNS的发展记不清从何时开始了,人们不再满足于博客、论坛这种比较简单的互动方式。因此,众多的SNS类网站大量冒出,开心、人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,人们通过SNS可以和更多的人沟通交流,并且方式不再单一。想必大部分人都玩过“偷菜”、“抢车位”,这些游戏看似“白痴”,无形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,曾几何时,有多少人为了“偷菜”废寝忘食。
SNS的余火尚未燃尽,又一个新新事物“微博”几乎是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。微博集合了博客和SNS的优点于一身,方便简洁,尤其适合移动互联网,因此,在未来的一段时间,他将占据互联网的主要位置。
当然要提一下团购,看到了美国团购网站的一夜暴富,国内的团购网一发不可收拾,网络上比比皆是团购信息。大有|“将团购进行到底”的态势。相信随着市场的发展,团购网站会走上自己的健康之路。
下一个热点在哪里?呵呵如果我能说出来,我一定已经做了,有一点需要我们肯定的是,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发展,下一个热点一定会迎合当前移动互联网的特点,并且更加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。而且形式会更多样化。